丰南区树牢新发展理念,聚焦转型升级和动能转化,强化项目驱动,去年以来实施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4个,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主要经济指标走在了省市前列。
四大产业加速聚集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为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丰南立足产业基础,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凭借重大产业和技改项目,强力牵引四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精品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把减量置换和发展耗钢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先后实施了总投资381亿元的纵横联合重组暨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总投资近百亿元的瑞丰和东华钢铁减量置换等大型钢铁改造项目15个,钢铁中高端产品占比由20%提高到35%。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建设耗钢项目,京建冷轧、星凯金属等钢铁深加工及下游耗钢项目30余个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友发新型建筑器材项目建成后,年“吃钢”能力可达800万吨。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项目为牵引,瞄准数控装备、汽车装备、高端成套设备等领域,持续扩规模、延链条、补短板。唐鸿重工、华通特种线缆、明辉新型建材等40余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大干快上,为全区装备制造业注入了强大活力。中煤科工成为华北最大选煤设备生产基地,贺祥智能卫生陶瓷设备生产水平和华通潜油泵线缆份额均位居国内首位。
陶瓷产业集群以打造北方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服务领域最广的精品陶瓷基地为目标,完成资产总额54亿元,现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家,卫生陶瓷、日用瓷和艺术瓷生产能力7100余万件,建筑瓷400万平方米。惠达、梦牌等陶瓷企业,实施技改、强链补链项目50余个,集群规模和品牌优势日益凸显,陶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惠达卫浴成为全国最大配套最全的主板上市企业,居世界第五位。
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化工产业园,吸引10家企业入驻园中,总投资37.1亿元的东方雨虹特种防水涂料、投资7.5亿元的鑫丰锂电、兄弟路标、凯伦建材等30多个优质化工项目如火如荼,东方雨虹唐山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防水建材生产基地。
目前,四大产业集群拥有项目56个,规上企业达到120家, 2020年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到90%以上,传统产业量质齐升,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新兴产业提速扩量
新型业态全面开花
与一批调旧育新、绿色蝶变的传统产业升级项目大干快上同步,丰南区着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培育抓实一批化危为机、增势赋能的战新产业项目,力促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无中生有”精彩纷呈。着力构建“3+N”战新产业体系,即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主导战新产业,同步培育生物医药、现代应急装备、信息技术等新业态,提速战新产业增量扩张。去年以来,全区共落地开工战新产业项目17个,新签约项目29个,天一合农业机器人、东方雨虹二期、九州通医药、拓思数控磨床等8个项目列入了“全市百个战新产业攻坚项目”。与此同时,坚持“一引多进”,即通过引进一个战略投资者带来多个项目,引进一个项目带来多个人才和研发机构,以此推动战新产业加速突破。清禾谷乳头瘤疫苗项目也拟引进院士并成立相关科研机构;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连锁企业迪信通科技集团,投资20亿元在丰南建设高端智能制造基地、智能5G应用示范、总部基地、“两院四中心”等6个系列项目。其中,5G智能制造机器人项目将进行工业及服务机器人、智能物流成套装备、伺服驱动系统及控制器、特种机器人及数字化工厂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研发生产,5G“新基建”项目则瞄准智慧城市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和智慧消防建设,项目旨在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标杆,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
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推动既有企业转型升级增加新动能为目标,“有中生新”遍地开花。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用两化融合提效能,先后实施航天万源云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全丰薄板MES系统、海森电子农业物联网平台开发等两化融合项目15个,推动工业企业上云,推广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上云技术, 20余家工业企业上云,覆盖钢铁、陶瓷、装备等重点行业,全区拥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家、省级数字化车间7家,均走在了全省前列,华信公司悬浮固体避震海洋拖缆和连续油管作业车项目已建成投产。
优势产业的加速聚集给丰南带来的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嬗变。去年,丰南区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保持在20%以上,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两成,全市排名第2位。
打造营商“金字招牌”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
“丰南营商环境持续升级,友发集团正是认准了这块投资兴业宝地,去年投资32亿元新上的新型建筑器材是集团成立20年来最大的一次投资,目前一期项目正快马加鞭,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产。”正元管业总经理李茂华表示。
无论是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产业集群,还是培育新兴产业,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丰南区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以破解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为问题导向,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激发产业经济新活力。58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16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秒批”,在全市率先完成审批事项入园改革,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时限位居全市前列,全区所辖16个乡镇(街道)和485个村(社区)全部设立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或综合服务站……丰南经济开发区获评“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丰南区成为中国营商环境(案例)十佳城市,其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红色代办员”“营商环境党旗红”“政企直通车”等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改革报》等媒体报道,“丰南环境”金名片愈发闪亮。
哪儿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建。丰南区持续建设营商环境高地,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招商引资工作蒸蒸日上,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去年以来,全区实施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4个,其中34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中始终保持前3名的优异成绩。6次“云签约”和集中签约活动成功签约迪信通智能5G产业园、友发新型建筑器材等亿元以上项目63个,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85名,达成智力合作项目41个,全市两次项目观摩总评成绩均居前三位,“四个一百”活动中,全市“四个第一”的丰硕战绩花落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