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杨晨曦:
重点项目加速跑,我现在是在唐山百川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的现场。行走在厂房外,"科技感"、"现代化"的项目主体映入眼帘。在生产车间,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5轴加工中心……上百台设备正在紧张地安装调试,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检修装备制造基地,机器人造机器人将在这里实现。
启动、出仓、扫描……唐山百川自主研发的智能飞行列检机器人,主打"稳、准、快",大大提高了列车巡检效率。像这样的"全国首创",在这里不止一个。
唐山百川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负责人 王孟昭:
这台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车顶检修机器人,它通过两个手臂进行车顶的维修,能够使得我们维修作业危险性降低,同时我们还研发了一系列的机器人检测检修设备,那么通过机器人代人,使我们的稳定性更强、准确率更高、效率更快。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二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三期工程预计下月底开工,8月竣工投产,将比预期提早大半年。全部投产后,年产值10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唐山百川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负责人 王孟昭:
项目立项之初政府就成立了专班,项目的审批简洁高效,协调了各个部门,为我们扫清了前期的障碍,使我们的项目推进一路绿灯。
厚植高端装备制造的生长土壤,唐山市坚持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唐山市计划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类省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328.9亿元。
唐山市发改委党组书记 主任 郎文昌:
为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快建,集中开展手续跑办季活动,落实"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等系列改革措施,提速项目手续办理,截至目前,全市213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76个,开工率达83%,实现了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势开局。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杨博:
重点项目加速跑,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保定市徐水经济开发区精工汽车产业园的项目现场,园区总占地面积387亩,总投资16.28亿元。有三家省重点项目在此同步开工,目前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工。
正在建设的白车身件、球铰链、底盘悬架三个汽车零部件项目,紧临长城汽车整车工厂。三个项目投产后,年经营收入将达到31.1亿元。
精工汽车产业园项目负责人 谭晓明:
整个产业园建成以后,会形成我们整个整车产业的聚集效应,让我们整个区域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产业链更加聚集和完善。
汽车零部件项目争相上马,离不开当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市场不等人,白车身件产品需求旺盛、产能压力大,项目建设进度跟不上企业生产需求,这让企业犯了难。
精工产业园白车身件项目负责人 高超:
厂房竣工了以后再进行设备的安调的话,周期就比较长了。最起码的这个周期要延长4到6个月的时间才能进行量产。
为项目投产抢时间、赢商机,徐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实行"先产后验"新模式,支持企业提前引入设备进场调试。
徐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姚红:
我们都是主动上门对接政策,靠前服务,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精工产业园白车身件项目负责人 高超:
按我们的工厂规划,满产一亿件的产能来算的话,提前3到4个月达到量产状态,可以使我们多增加3到4千万件产品的一个产值,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人勤春来早,保定市吹响重点项目建设"冲锋号"。今年,保定市规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65个,其中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达11个,总投资46.5亿元。
保定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康峰:
我们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更高质量、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创新引领、"智造"赋能,我省力促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我省计划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项目123个,同比增长23%,总投资达77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