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313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7-29 16:27     来源: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民建唐山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建议构建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生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总体向好。1-6月份,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高于省达年度任务增速9.4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0.93%;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31.8%的增长,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2.87%。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与占比偏低,产业发展不平衡与县区发展不平衡共存,研发能力不强与高层次人才匮乏共生,产业链条不完整与产业集聚不充分交织等诸多问题,这要求我们更加砥砺奋进,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下步我们将积极采纳贵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抓好以几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新兴产业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是调结构、促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兴产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项目谋划上,重点围绕五大新兴产业,在补链、育链、强链、延链项目谋划上下功夫,着力谋划一批立县立区的大项目;在项目引进上,结合园区产业定位,聚焦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引进项目;同时,积极承接京津疏解出的高技术产业项目,确保全市完成引进并落地3000万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50个。在项目建设上,重点保障新兴产业项目用地用海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引导各类产业基金优先向市新兴产业项目倾斜,充分利用新兴产业项目省内调剂能耗的利好政策,协助项目单位解决耗能难题。加快开诚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等百个攻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00亿元。

二是着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创新平台是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的创新、产品开发是重要依托,也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平台建设,支持中车唐车公司、华通线缆等高规格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鼓励引导中小科技企业创建自身研发机构。支持现有平台改制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我市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短板领域探索京津研发唐山制造的发展模式。强化研发平台的培育辅导,争取今年增加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以上。

三是着力产业急需人才引进。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新兴产业发展更需要人才的创新驱动。聚焦“4+5+4”现代产业体系需求,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强化符合要求的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积极探索“产业项目+平台+人才”模式,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委托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灵活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支持中车唐车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人才,鼓励借鉴中信开诚、唐山开元等企业在北京、天津、杭州等设立研发中心解决人才招录难题,支持爱驰、海德生物等企业通过与域外高校、院所合作解决本地人才匮乏问题。

四是着力推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产业示范基地既肩负引领产业发展重任,又是吸引集聚产业链配套企业的有效载体。加快推进机器人、石墨烯两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石墨烯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尽早建成,尽快发挥基地引领示范作用。谋划建设智能轨道交通、印刷机械的产业示范基地,推动丰润区轨道交通和玉田印机产业分别入围国家集群发展工程和省级产业示范基地,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以示范基地为载体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吸引轨道交通、机器人、动力电池等配套企业入驻,横向做大、纵向做长,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五是着力推动科技投入增长

科技投入是支撑创新,保障企业研发能力增长,打造核心技术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建立健全市、县财政科技资金快速增长机制。积极推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天使基金和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健全研发投入考核机制,强化科技统计支撑,对研发投入较少、有增长潜力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培育研发活动主体,提高研发活动单位数量。

六是着力推动相关支持政策落实。

全面落实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各项激励和支持政策。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减轻企业运营成本,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以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40条支持政策,在引进国家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认定等方面给予必要奖励。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推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投机构投资我市新兴产业项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