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齐光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小镇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特色小镇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高端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非镇非区”创新创业平台,具有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特点。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对于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中分析的“由于土地、规划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尤其是用地指标少的限制,极大地制约了特色小镇发展,成为小镇发展的瓶颈”等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出的“尽快出台小镇政策,增加小镇建设过程中专用土地指标等问题,支持小镇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建议,对于我市下一步做好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我委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抓好落实。同时,省《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部分第一条“加强用地保障”,要求“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城乡规划修编,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同时,提出了其他保障小镇用地的措施。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省《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开拓思路,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结合,千方百计保障特色小镇建设用地,力争特色小镇建设不因土地问题而放缓速度。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河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要求和全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部署,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列入省培育创建类名单的共有7家,其中,创建类4家:曹妃甸区匠谷小镇、路北区陶瓷小镇、迁西县花乡果巷小镇、遵化市古泉小镇;培育类3家:遵化市航天农业小镇、滦南县钢锹小镇、玉田县灵芝小镇。
我们通过强化宣传小镇特色产业和旅游概念,提升知名度,打造“唐山品牌”;将省级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纳入市、县两级重点项目和领导分包项目管理,压实责任强力推进;完善服务功能,搭建对接平台,强化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7家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突出主业定位,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围绕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坚持一镇一主业,培育建设休闲旅游、观光养老、历史人文和职业教育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支撑。曹妃甸区匠谷小镇,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衍生发展教、研、产一体的职业教育产业集群,构建起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产镇融合的职教产业体系。二是聚焦集群发展,空间布局实现汇聚。各小镇依托产业集群效应,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深挖、延伸和融合产业功能,促进聚集式整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主导产业、科技支撑、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等元素中的多项融合。滦南县钢锹小镇,域内拥有钢锹生产企业2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三是力促“做大做强”,创新驱动逐步显效。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加快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带动了工农业、旅游业和制造业发展。迁西花乡果巷小镇,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发展定位,打造“产、镇、人、文”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休闲文化小镇,形成了农村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发展新模式。四是激发“品牌效益”,区位影响不断增强。我市7个小镇借助毗邻京津和便捷的交通优势,且大部分都在京津唐1小时范围圈内,特色小镇品牌影响力不断显现,给小镇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聚集人口、吸引游客提供了良好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大力推动现有7个特色小镇的创建和培育工作,同时,积极向省特色小镇建设联席办申请,将我市古冶区农光互补小镇、遵化市民族御品小镇、滦州市茨榆坨钢城小镇列入省级培育类特色小镇名单。
主办单位: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315-281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