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327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0-01-03 17:38     来源: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     打印

戴建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改造和升级我市传统产业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谨对您的提案提出如下答复意见: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一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继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之后,今年又印发了《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构建“两极、两带、多平台”的产业空间格局,两极,即:主城区城市经济增长极、曹妃甸沿海经济增长极;两带,即: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海临港产业带;多平台,即:以各类园区和示范区为平台,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提出了加快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做精做实县域特色产业等重点任务。

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2018年,市政府以1号文件印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同时,重点保障新兴产业项目用地用海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引导各类产业基金优先向市新兴产业项目倾斜,充分利用新兴产业项目省内调剂能耗的利好政策,协助项目单位解决耗能难题。加快开诚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等百个攻坚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00亿元。

1-8月份,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7%;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5%,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2.2个百分点。

二、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近年来,我市共筹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资金60000万元,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等;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培育发展我市新兴产业;安排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奖补资金15000万元,用于支持钢铁企业化解产能、职工安置、转型升级;安排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专项资金70000万元,用于支持绿色经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技术改造、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两化融合、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引进、中国质量奖、标准化修订及在唐设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

三、引导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2018年以来,我市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工业产业改造和升级,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新、新中突破。一是加快“互联网+”“标准+”嵌入,以业态融合加快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二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应用,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加速推进。三是快速推进城市信息化,“智慧唐山”建设总体解决方案入围2018年智慧城市在线政府领域十大优秀解决方案。今年1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去年同期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新建项目入统企业26家,居全省第一位。

下步我市将以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为引领,应用信息化手段,着力推动全市工业产业改造和升级,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唐山再创辉煌提供坚强支撑。

四、优化科技企业及人才发展环境

市政府印发了《唐山市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并在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任务措施,加强对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等工作落实的督导。制定了《唐山市小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实施细则(试行)》,落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后补助政策,对40家企业给予支持。

扎实推进省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组织实施“凤凰英才”计划,不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累计创建省级院士工作站34家,与院士开展项目合作23项,共建科技研发平台14个;培育省级科技创新英才92名,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102个,有力支撑产业关键技术创新需求;相继推动出台了唐山市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以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人才政策扶持体系。

自获批“河北唐山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以来。我市组织了15名科技服务机构负责人参加河北省技术经理人培训班,不断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举办了省、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知识培训8次,1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负责人249人参加了培训。

五、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将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切入口。一方面,印发了《唐山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唐山市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唐山市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了全市“十三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确定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唐发〔2018〕13号),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消费品质量、制造业质量、服务业质量等“十大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下发了“唐山市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六大重点领域倡导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标准化职能,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钢铁、机器人、新材料等提质增效,占领行业高地;贯彻国家及省专利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科技十条”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专利扶持政策,2018年我市专利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申请专利9325项,同比增长38.93%;授权专利5308项,同比增长44.36%;我市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12件,超过3.61件的全年目标;11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达到2亿元。

对我们的办理和答复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填写在“征询意见表”中,并用“专用信封”寄回,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