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共建低碳生活建设美丽唐山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是狠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编制《唐山市绿色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按照“降总量、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模式实施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育链行动的典型经验作法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通报表扬,2022年8月12日,新闻联播播报了我市钢铁绿色生产成效。二是狠抓战新产业发展。制定印发《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争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5亿元。三是狠抓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编制印发《唐山市“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二)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近年来,我市实施了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循环+蒸汽喷淋,烧结机富氧助燃系统,高炉煤气“零放散”,高炉休风净化回收,高炉煤气直燃式点火拌燃,转炉煤气放散塔配备点火器、拌燃设施,高炉热风炉、轧钢加热炉、石灰窑、自备发电脱硫脱硝治理等深度治理,实现CO减排96.13万吨,NOX减排2.67万吨,SO2减排1.87万吨。烧结机机头烟气颗粒物、SO2、NOX排放限值分别达到了5mg/Nm3、20mg/Nm3、30mg/Nm3,其他工序分别达到了10mg/Nm3、35mg/Nm3、50mg/Nm3,全部低于国家钢铁行业超低排放限值。截至目前,已有13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钢协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公示,并有13家钢铁企业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占全省A级钢铁企业的61%。2024年底前,所有钢铁企业将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2年7月,全省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现场启动会在迁安市召开,张大伟副司长充分肯定唐山钢铁企业在超低排放工作中做出的成绩,为全市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三)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充(换)电站设施布局,建设各类充电桩11716个,公用充电设施3716个,充电站395座;建成换电站27座。着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曹妃甸、玉田、迁西等5个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装机总容量突破75万千瓦。2022年,全市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了90%,新开工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万平方米。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022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已利用量达322.4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8.31%,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格局科学构建。
(四)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2022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6个百分点;每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省要求;每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完成31.1立方米。处置省达2009-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1.95万亩,盘活处置面积全省第一。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加快推进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滚动实施30个重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深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钢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率先打造精品钢铁万亿集群,加快推动河钢乐钢二期等沿海搬迁项目及九江与德龙、港陆与国义(国堂)、东华与春兴等实质性整合重组项目建设。二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力推进域内战新产业项目建设,特别是列入攻坚的百个项目要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入统。
(二)强力推进能源革命。加快一体推进光伏、风能、氢能发展和氢能系统、充换电系统建设,构建“风光水火储氢氨”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大力推动重卡特色类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加大氢燃料汽车换电重卡汽车推广力度。加快迁西抽水蓄能、河钢嘉华制氢等项目建设,提速吉利新能源动力电池、大金重工风电装备等项目建设。
(三)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瞄准节能降碳、节约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并推荐一批优质项目申报省工业绿色发展示范项目。
(四)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继续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与服务,到2023年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3%以上。推进秸秆“五化”利用,着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7%以上。积极推广标准地膜、加厚地膜及生物降解膜,有效提高地膜回收率。
主办单位: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315-2812874